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2021投資計劃....2020/12/25

 已經接近年終,身為年輕退休族群的我,對於投資理財不得不小心謹慎。不然好不容易換來的財務自由,非常有可能轉眼成空。而且到時候連老婆小孩都得陪著受苦。 好吧,廢話不說,先檢視一下目前投資情況。我已經陸路續續將之前做生意結束所保留下來的現金資產,依照1/3股票、1/3黃金以及1/3現今的目標前進。但由於我對於資產管理的總金額並非那種小心翼翼的人,因此時的金額要等晚上再重新檢討一下。不過應該是八九不離十。 其中的現金資產有以台幣、人民幣、美金三種,的確,人民幣這波急漲還有黃金站上2000(目前在1800左右)的確是沖銷掉美金弱勢的問題。黃金之前在1900跟1800附近減碼20%,目前持有成本沒細算(因為是在香港買的,用港元計價不太好算,不過持有成本應該已經降在1200以下,減碼部分印象中也有20-30%獲利) 其他的大部分資產就是以不動產方式保存而且皆在穩定收租中。 只是對於2021年的展況,心中一直有種不安的情緒存在。經過2020的新冠肺炎風暴,以及年初的時候股市修正。雖然2021從任何方面看,都應該是正面成長。但是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資產泡沫。 雖然實體經濟因為疫苗的關係,絕對會慢慢走向穩定。就如同比爾蓋茲在很早的時候就愈顧2021開始以苗會慢慢普及,但是要到全面接種可能要到下半年。從這邊可以很簡單的判斷今年對於經濟衝擊的主要原因在明年會消除。 但是為了拯救經濟,美國大量發鈔我認為雖然短時間看不出來問題,但時間一拉長(可能只要兩三年甚至更短)一定會出現問題。理由很簡單,金融的平衡就是"現金"vs."資產"。現金膨脹沒有理由資產不跟著膨脹。但是目前看起來通膨卻只是非常溫和地進行,幾乎跟美聯儲的現金發行量完全脫鉤。所以目前討論惡性通膨的聲音慢慢消失,但真的是如此嗎? 不可能,完全不可能,多出來的錢一定是因為擴散的時間以及擴散的通道,暫時還沒有完全反映在物價當中。 我認為,目前的"通膨"大部分被鎖定在反應最快的股市上,從美股、台股的歷史新高都在在反映目前的通膨在短期內是被鎖在"股票"當中。 這個情況還需要時間,這個現金吹泡泡的活動,我認為2021年會慢慢從美股擴散到亞洲地區。亞幣狂漲應該是第一步。表示這些錢正在往亞洲移動。 另外因為經濟的活動,通膨已經從原物料以及運輸這邊開始發生,接下來主要原物料、...

西斯納改3D列印主翼&後三點起落架

圖片
原本這台西斯納的飛行特性真的很差,一收油門就猛掉高度。起飛重量照麼輕還飛成這樣,鐵定是原廠的翼型亂畫。 這台飛機原始設計是副翼+襟翼,很酷是沒錯,但是中看不中用。一個舵機拉兩片副翼,虛位太多。翼型亂畫,浮力不好。總之新手小心 所以我乾脆用3D列印的方式抓了一個精準的翼型重畫過,並且使用外包玻纖的工法增加強度。 雖然完成之後就多了130g出來,不過今天去試飛真的非常滿意,超柔順穩定,好起飛,好降落。而且因為不需要太大的油門維持高度,所以飛行時間也跟著拉長。 至於改後三點是要克服草太長老是勾到的問題。轉接座也是自行設計。 繪圖的過程遇到很多問題,但主要學習都是參考這個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JVzjWc-MPMEJKvXxr0U9w 3D列印飛機最特別的地方是在於機體都是只列印一層而已,所以在Solidworks裏頭的處理手法如果沒有參考教學,實在不太容易摸得出來。 這個檔案的翼型是選用CLARK Y,這算是最穩當的選擇,幾乎適用於大多數的情況。相關資料我是從這邊 http://airfoiltools.com/airfoil/details?airfoil=clarky-il 當然,選用CLARK Y就是不想做流體分析,(還在研究當中)。主要是一些參數,像是實際飛行速度不太容易取得,所以也暫時無法分析。大概沒幾個人知道自己的飛機在飛的時候實際上有多快吧。 我看老外都是用一套XFLR5軟體來做機體的流體分析,等有空來研究研究。 今天去試飛,第一趟的時候有點太靈敏,手感上覺得催油就抬頭,所以調整了副翼的動作為65%,另外把主翼的弓角降低一點(目測可能比0度多一些)。再飛就超順,順暢到有點不太想降落。 文末的兩張圖片是原本主翼的翼型剖面跟 CLARK Y的翼型比較。很難想像幾乎看不怎麼出來的差異居然會影響飛行特性這麼多。

SONY 18650 CVT6 3S Pack測試

圖片
這是今年2月我在RC Groups發表的測試文章。 https://www.rcgroups.com/forums/showthread.php?3521617-SONY-CVT6-3S-Pack-Test 截止電壓設置:鋰電池9.9v,索尼CVT6 7.5v。 測試電流:10A 結論:CVT6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但工作電壓更低(內部電阻較高)。 由於工作電壓低,ESC可能會更早切斷電源。 這種類型的電池不適合大電流運行,但適合長距離飛行。 CVT6的總WH = 28.94,重量比= 0.181 WH / g LiPo = 23.6 WH,重量比= 0.129 WH / g 能量密度幾乎比LiPo高40%。 很多RC玩家並沒有注意到這個產品。可能是因為工作電壓比較低的關係,所以如果直接拿來取代原本的鋰電池會有動力不足的感覺。另外就是ESC的低電壓保護如果沒有處理的話,也會提早切斷電源。 其他還有電池封裝也得DIY,這些都是讓一般玩家止步的原因。 Specificatoin Doc Row Data

3D列印遙控飛機 試飛成功 2020-03-17

圖片
今天終於要準備測試了。3/17可能是這星期最後一個晴天,所以早上送完小孩之後就起身去福德飛行場。 下面兩張照片分別是拉長機頭前後的比對照。 這是最後一項更動的部分。 在鋪玻璃纖維的過程中學到不少技巧,下一台Me109機身就特別小心,只鋪了一小部分需要補強的地方,免得重心又嚴重偏移。 今天的試飛前狀況大致如下: 這次重心只比建議的重心向後一點點,比上次又更接近建議點。 舵面活動量調整得更小,上次發現操作量太大不好控制。 起飛重量大約1.2kg,比上次增加200g。 影片: 試飛心得: 重量多200g感覺並不影響操控跟浮力。飛行特性還是非常優秀。 動作量減少以及重心前移有助於操控的穩定性。 如果不補強的話,原始設計我覺得不太可能承受任何較重的降落,至少影片裡這樣子就鐵定碎掉。 操作玻璃纖維積層的工法還有很多進步空間,下次可以減少用量,以爭取更輕的起飛重量。 降落之後才發現副翼的舵機沒固定,好險!!

3D列印遙控飛機 2020-03-10

圖片
昨晚美股大跌,有史以來第一次啟動溶斷機制。原本預期台股今天應該也市超慘,可是開盤之後看起來還好,手中股票有幾張還是耐不住先跑了一些。結果收盤居然還拉漲停...唉! 反正今天就是閒閒的,所以決定來做玻纖積層。之前訂購的玻纖布、環氧樹脂還有一堆小工具。 首先是玻璃纖維布先剪成長條狀。 然後就按照說明書將AB劑混和後塗抹。 我自己也是第一次處理纖維積層,所以整個有點手忙腳亂。 首先是手套,還好有買,沾到手上的時候真的不太容易洗掉。雖然這次有買丙酮,原本以為做完之後刷子杯子沖洗一下還可以重複使用,不過結果是無法重複使用。 另外就是積層的技巧。玻纖布旁邊的毛邊,一邊刷膠水一邊捲到刷子上,真的很難處理。後來發現小技巧是刷子不能用"刷"的,膠水只是沾在上面然後塗到目標物。如果在目標物上刷來刷去的話,很容易把纖維布邊緣刷起來。 我在貼纖維布之前有先上碳纖維絲,感覺上是有點多此一舉。 下面是做好的結果: 要注意的還有模型塗布的時候該怎麼放,不然就得有一面放棄下次在處理。 還有另外一個經建就纖維布要事先裁好成差不多的形狀。因為真的小角度轉角,纖維布很難服貼上去。 整個弄好之後感覺重量增加不少,而且表面很多地方沒辦法弄得很平。等明天膠乾了之後在打磨看看會不會好一點。 2020/03/11 放了一個晚上之後,隔天一早外殼的環氧樹酯的確硬化到可以打磨的階段。我看露天的說明,FRP用的是中流動性樹脂,工作時間是一小時,兩到三小時外殼硬化。一天之後全部硬化。 在打磨前外殼上很多不平整的地方,還有玻璃纖維布的邊邊角角,說實話,在前一個階段要全部抹平是不可能的。 我用的是100號的砂紙,一打模之後就知道那些邊角的地方非常好處理,簡單的磨幾下就去除掉了。而且越突出的地方越好磨,反而是比較平的大面積就難處理。 磨了大約二十分鐘,整台飛機初步已經將不平的地方磨掉了。 之前研究FRP的工法,接下來有的會在上第二層玻璃纖維,有的就開始補土細磨。然後底漆之後噴漆,這些流程晚點我再考慮一下。 6:50pm 算是發生慘劇了。今天下午去逛百貨商場的時候,順便帶了"修繕屋""板金專用補土"以及一罐白色的汽車噴漆。 ...

3D列印遙控飛機 2020-03-05

圖片
離第一篇文章已經有一陣子了,期間歷經改裝、試飛、摔機、再改裝、再摔機...但是一直沒時間把製作流程留下紀錄。 這類型的飛機真的蠻有挑戰性的,我嘗試在FB相關社團分享過幾次,雖然資訊都很片段,但是反應卻很熱烈。 所以我決定日後要將所有的過程如同日記一樣記錄下來,不過首要之事,得將之前沒紀錄過的部分趕緊寫下。 開始: 這些是最一開始按照所買的圖紙所印出來的( https://3dlabprint.com/ )。 有興趣可以去買,$20美金,愛印幾次就印幾次。裏頭有STL格式跟G-CODE還有設計圖。 下載下來第一個遇到的問題是原本提供的G-CODE設定的溫度太高,導致牽絲嚴重。而CURA切片軟體的設定又搞不定。不過後來是用改G-CODE檔案的方式來配合自己的列印機(Ender-3 PRO)。 更改的部分包括 回縮 E-6.5   (原本是 -0...???) 原始的設定應該是給直驅擠出頭用的 。 F1500 (原本是1800) 溫度從230降到200 這三個數值都是按照CURA的預設值。由於CURA新版在安裝的時候可以選擇Ender-3這台機器,裏頭的參數都是調教過的,所以這些修改的參數就直接參考了。 更改之後如下: 這個是初步的完成品,馬達用的是2217 1250KV + 9x7的槳,但是很明顯的頭太輕,所以在頭部的地方加了20g的鉛片配重。電池用11.1 2200mAh。(實測大約2100mAh) 還有很多人問我其他的配件,我也順便列出來: 馬達: A2217/1250KV 電池: 3S 11.1V 2200mah 25C 螺旋槳:  9x7 15分鐘AB膠100ml 北回瞬間膠加速劑 1.2mm鋼線 9g 伺服機 (舊的) 電子變速器40A (舊的) 伺服機拉桿調整器 舵面調整螺絲 (舊的) 以上用關鍵字上露天找 遙控器/接收器 (舊的Futaba 10CH遙控器) <= 這個比較麻煩 單價也高 請自行研究。大陸品要能用的,我個人推薦Frsky這個牌子。自己去淘寶找找看,記得用集運走特貨,不然遙控器發直送會被退運。 這台飛機有去試過,到飛行場地請飛友幫忙用手丟起飛,就如同原始設計,結果是慘烈的秒殺。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