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0的文章

西斯納改3D列印主翼&後三點起落架

圖片
原本這台西斯納的飛行特性真的很差,一收油門就猛掉高度。起飛重量照麼輕還飛成這樣,鐵定是原廠的翼型亂畫。 這台飛機原始設計是副翼+襟翼,很酷是沒錯,但是中看不中用。一個舵機拉兩片副翼,虛位太多。翼型亂畫,浮力不好。總之新手小心 所以我乾脆用3D列印的方式抓了一個精準的翼型重畫過,並且使用外包玻纖的工法增加強度。 雖然完成之後就多了130g出來,不過今天去試飛真的非常滿意,超柔順穩定,好起飛,好降落。而且因為不需要太大的油門維持高度,所以飛行時間也跟著拉長。 至於改後三點是要克服草太長老是勾到的問題。轉接座也是自行設計。 繪圖的過程遇到很多問題,但主要學習都是參考這個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JVzjWc-MPMEJKvXxr0U9w 3D列印飛機最特別的地方是在於機體都是只列印一層而已,所以在Solidworks裏頭的處理手法如果沒有參考教學,實在不太容易摸得出來。 這個檔案的翼型是選用CLARK Y,這算是最穩當的選擇,幾乎適用於大多數的情況。相關資料我是從這邊 http://airfoiltools.com/airfoil/details?airfoil=clarky-il 當然,選用CLARK Y就是不想做流體分析,(還在研究當中)。主要是一些參數,像是實際飛行速度不太容易取得,所以也暫時無法分析。大概沒幾個人知道自己的飛機在飛的時候實際上有多快吧。 我看老外都是用一套XFLR5軟體來做機體的流體分析,等有空來研究研究。 今天去試飛,第一趟的時候有點太靈敏,手感上覺得催油就抬頭,所以調整了副翼的動作為65%,另外把主翼的弓角降低一點(目測可能比0度多一些)。再飛就超順,順暢到有點不太想降落。 文末的兩張圖片是原本主翼的翼型剖面跟 CLARK Y的翼型比較。很難想像幾乎看不怎麼出來的差異居然會影響飛行特性這麼多。

SONY 18650 CVT6 3S Pack測試

圖片
這是今年2月我在RC Groups發表的測試文章。 https://www.rcgroups.com/forums/showthread.php?3521617-SONY-CVT6-3S-Pack-Test 截止電壓設置:鋰電池9.9v,索尼CVT6 7.5v。 測試電流:10A 結論:CVT6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但工作電壓更低(內部電阻較高)。 由於工作電壓低,ESC可能會更早切斷電源。 這種類型的電池不適合大電流運行,但適合長距離飛行。 CVT6的總WH = 28.94,重量比= 0.181 WH / g LiPo = 23.6 WH,重量比= 0.129 WH / g 能量密度幾乎比LiPo高40%。 很多RC玩家並沒有注意到這個產品。可能是因為工作電壓比較低的關係,所以如果直接拿來取代原本的鋰電池會有動力不足的感覺。另外就是ESC的低電壓保護如果沒有處理的話,也會提早切斷電源。 其他還有電池封裝也得DIY,這些都是讓一般玩家止步的原因。 Specificatoin Doc Row Data